写着写着就偏了,写着写着就散了
本帖最后由 linkejin 于 2018-6-22 21:52 编辑2014年我碰到了一位、今年我又碰到了一位这样的同事,我和他聊天,聊某个话题,无论他是立场和我一致或者向左,聊来聊去越来越不是味儿,为什么,因为他跑题了,是那种跑题不明显、不琢磨一下还察觉不到、但的的确确是跑题了。我跟他俩都说过,如果他们当作家是绝对不合格的。
写着写着就偏了,写着写着就散了,写着写着就断了,写着写着就重了,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即使被点赞的标精的有金句的辞藻华丽的那些词,有不少也存在这种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作者的逻辑不好。尤其是那种主题偏转的毛病最难自知,本来是向着正南方行进的一股力,不知不觉间5度角10度角的发生偏转,写完后这股力成了向东南方了。还有就是发力不集中,第一拳很有力,第二拳第三拳跟不上劲儿了,写散了。
大师陈志远曾经说过,好的曲子就是好的逻辑演绎,词也是如此。
我实在没精力找一些词来举例说明,读者可以自己在日常中体会。逻辑不好的词交给作曲人写曲,他会跟你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就算他不能明确的指出但是他能感觉出来。
多数观点还是认同的。不过个人觉得,歌词写作和其他文字类型的创作还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有些逻辑无法通用。譬如有一种歌词创作逻辑,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向心”逻辑。什么意思呢?主题是圆心,每一句歌词都像一条指向圆心的半径,当然,同一段落内的句与句之间应该存在常规逻辑,但是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就没必要一定按照常规逻辑来递进加强,或平行叙述表达……了,段与段之间是可以跳跃的,而这种跳跃留下的缝隙,是可以靠曲、编曲和唱来联系和缝合的。。 我说的这种“向心”式写作逻辑,在我有限的认知里,除了可适用于歌词创作外,也适用于广告文案。除此二者,我暂时还没想到第三种。。 一块红 发表于 2018-6-22 22:30
多数观点还是认同的。不过个人觉得,歌词写作和其他文字类型的创作还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有些逻辑无法通用 ...
嗯,这种向心式理论上肯定是存在的,如果这么写,绝对是一种新手法
楼主所讲的问题我也又意识到。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主题跑偏,一个是逻辑断裂。
就歌词写作而言,主题模糊或写着写着就跑偏的现象,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非常苦恼也竭力想要克服的问题。这一点凡是写过几年歌词的人都清楚。
我想提一提的是第二个问题。我们有时的确会见到有的歌词在逻辑上存在不易察觉的散碎或断裂现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不止一种。有可能是有人习惯信马由缰式的写作方式,意识上不够自觉;也可能是作者的逻辑性本身就弱一些;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他的逻辑系统中,原本就是园整的,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旁人眼里才成为问题。这几种情况严格讲,肯定都是有伤作品的品质的。
无论从歌词的故事演进、情绪演变还是意象关系的处理上,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或者说公认的逻辑原则。这一点,我同意楼主的意见。楼上所说,其实是在这个基本原则下又深化了一层,逻辑这东西原本就是无形的纽带或者说是一缕潜流,在主题确定以后,它其实是整首歌词布局和结构的主导因素,无论以什么形式表达主题,作者的头脑中都应该流动着逻辑的潜流。。。。。
总之两位的探讨非常有益,我非常喜欢。借楼主这个地儿我也搀合一把,也许也只有我本人自以为有道理吧。。。。 西北风 发表于 2018-6-22 23:39
楼主所讲的问题我也又意识到。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主题跑偏,一个是逻辑断裂。
就歌词写作而言,主题模 ...
你真的说的很好,关于逻辑的不易察觉的散碎断裂,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楚,只能说写散了、不够劲儿了,而你说的很到位!
还有,你说的写一首词从始至终都要遵从逻辑的潜流,这表达太到位了,很好!!是啊,从始至终都要被这跟无形的线牵着。
我记得香港有位作曲人说过,作曲要有长线,他的意思应该就是逻辑、潜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