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jin 发表于 2018-6-23 15:13:39

这当然不是诗人的年代

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又看到了曾千笑的2015年的一篇旧帖【这不是诗人的年代】被置顶,所以也就瞎扯两句,反正闲着也没事,吐吐槽,还有利于身心健康。
曾千笑咱不认识,但是能猜出来,他应该是60后或者70后,70后的可能性大一些吧。他最近应该不在这里玩了,不能互动,有些遗憾。
这里的油腻中年大叔应该都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两本诗歌杂志很流行,一本是北京的【诗刊】,一本是成都的【星星诗刊】,但是到了94年左右,我在家乡的报刊亭就找不到了,再往后到2000年之后,连【词刊】也在报刊亭找不到了。
回忆一下当年的诗歌,真的是写的越来越晦涩越来越抽象,估计连写诗的人都不爱读了吧,所以诗歌凭什么跟词曲唱编都有的歌曲对抗?
再说一下当年流行的诗歌,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以至于更远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些诗为什么流行,因为它们很像歌词,它们在押韵它们在注意段落的工整性,而不是那种不讲韵律不讲布局信马由缰又晦涩难懂犹如精神病人呓语的诗。
最后说一下当年的诗人,顾城及海子的举动给世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人们会怎么看待诗人?

另一个问题是,单一的艺术种类单打独斗是很难的,它必须要跟别的艺术形式结合,假如莫言的小说不被拍成电影,他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还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现在写五言七言或者新诗就是落伍了,谁读呀?人们以前打乒乓球都是直拍,正手攻而反手没有攻击力,现在是横拍了,正反手人家都能攻,而且拉弧圈比直拍的抽球更准更稳,你一个直拍怎么跟人家横拍对抗?就得改,就得与时俱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当然不是诗人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