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伯 发表于 2010-7-26 15:31:45

读高永画册:笔下山水淡似无。纸上寒气渐渐多

本帖最后由 残月 于 2016-8-12 16:37 编辑 <br /><br />笔底山水淡似无。纸上寒气渐渐多
----读高永画册《品凑集》
文|李太伯
    高永生于山东巨野,现居北京,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画家,近来得到了他的一本《品凑集》,翻看这本<<品凑集>>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
    他笔下的中国山水很容易让人想到北宋李成的画风:“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用这八个字定位高永,亦不为过。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高永笔下的寒林除了“平”与“远”,还有“高”与“淡”的特点。观高永的《宋人词意》,尺幅之间,墨二、三点,天极高,地极阔,所著之物极清远,简之极处,便有一种寒意悄然而至。
    中国画是强调气韵生动的,南齐的画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道:“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五代的荆浩曾一言以蔽之:“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韵,三思,四景,五笔,六墨。”④可见古人对气韵的高度重视。高永的画卷同样弥散着生命的气息,这种气息从笔墨上而言,来自线条的精细与动态的传达。山的线条,水的线条,树的线条,细腻飘逸。翻看高永的画卷,气韵洋溢于笔外;品味其笔下的线条,寒气飘然而至。我想,这些山水的气息就是高永的气质所致吧。
   观高永的山水画找不到满纸云烟的富丽,用“萧简冷逸”这四个字形容不为过。他的《枯槎高僧》中乱石的高山,乱藤垂挂的古木,清冷幽远的山道,拄杖徐行的老者,笔法高古,心境清绝。高永善于在"无墨处作画",这一点融合了“马一角,夏半边”的精髓。笔墨简约,形象清奇,追求诗的意境创造.他的<<小品六帧>>,<<幽涧吟眺>>等,就是这种“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作品.
      高永的"逸林图",偏画树干半截以摩天,山半抹以没根,塔一点,偏立于人之下,虚其心,满其边。满满的一纸"以近写远",其寓意不言而喻.
   高永有精细之作,也有率性为之的作品.其率性而为的作品体现了他艺术上的平淡天真,“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高永常题二三句妙语于画侧。寒林疏远,天地高淡间,偶飘来一联文字,颇令人神思遐迩。观其全集,兴得诗句题之于下,题于此:
潇潇风雨两三卷
横是水云竖是山
远处笠翁一涂抹
惊见北宋老神仙


音核网 音核网音核网F音核网F音核网

宁静的小镇 发表于 2010-7-26 23:00:05

本帖最后由 残月 于 2016-8-12 16:37 编辑 <br /><br />俺是画盲,纯支持!
瓷瓶后面是些什么书啊?一本没看出来,

音核网音核网を音核网を音核网

宁静的小镇 发表于 2010-7-26 23:02:03

本帖最后由 残月 于 2016-8-12 16:37 编辑 <br /><br />《说文句读》?没翻过:L

音核网 音核网音核网┋音核网┋音核网

李太伯 发表于 2010-8-5 23:02:04

本帖最后由 残月 于 2016-8-12 16:37 编辑 <br /><br />都是一些基础书。随手给朋友写的画论。我也不太懂画。只是看过一些。

音核网音核网へ音核网へ音核网

残月 发表于 2010-8-13 23:08:14

本帖最后由 残月 于 2016-8-12 16:37 编辑 <br /><br />呵呵,太伯有机会把那些画拿去出来下,我们也好远观下。

音核网 音核网音核网▄音核网▄音核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高永画册:笔下山水淡似无。纸上寒气渐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