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怀梦
行遍江南登过塞北雁塔入怀一梦还有那满城烟沙
落日划破胭脂色的红霞
我饮下杯中萧煞
邀来明月于水底下榻
西风借我几只昏鸦
星辰归隐南山下
暮雨纷纷 应是笑我独恋那
破碎的镜中花
我斩风雨凛冽我见关山路远
一骑千里绝尘烟
孤身天涯试炼
染尽霜华明月又闻折剑断弦
故里花落马蹄前
今夜西风吹落雁
一剑凌尘便封喉作哑
我于心上镌刻伤疤
浮生一梦只刹那
生死抛下丹心铁血染锈痂
白骨好配黄沙
我借长风一卷我揽星尘三千
春色与我已无缘
斯人往去不见
山河本无心愿无奈烟火人间
天下故事怎么演
留笔才堪称华篇 结构乱,因为词风不够飘逸,便只觉乱而不是自然自由。
我借长风一卷我揽星尘三千
这句很好,好在一眼旋律便似出来了。是副歌很需要的特质。
我的建议是,主歌词格可以自由一点,副歌重在结构呼应、重复、让人容易记住。 内核稍有点空,怀的是什么梦?为什么是山河怀的不是人怀?没有明晰新鲜的阐释。
杯中萧煞
查了下,有萧煞这个词,但它到底有点偏,输入法都不会自己弹出来那种。这里完全可以不押韵,反而会更松弛一点,韵太紧密,个人感觉看起来会有点压抑。 本帖最后由 俱寂1 于 2022-6-2 10:14 编辑
试着调了一下结构:
A1
葬过江南落花登过塞北雁塔
我于山河间 拾起他们遗落的 旧话
或朦胧如烟纱 或语出惊天下
千秋风雨吹打 散落在天涯
A2
孤鹜横渡落霞 西风载来昏鸦
疏影残月 在我杯底下榻
谁高坐庙堂上 谁归隐南山下
谁为九天星辰 弃眼前繁华
过渡:
我只恋那 水中明月 镜中花
B1
我借山河一卷我阅红尘三千
一骑千里绝尘烟
未见惊鸿一面又闻折剑断弦
故里花落马蹄前
B2
我借长风一卷我揽星尘三千
万里春色皆无缘
穷极烟火人间 茫茫山迢水远
寻寻觅觅千百遍 斯人皆已远
从此山河再 无愿
个人建议:多注意下已发行歌曲的结果和调性,还有词的逻辑联系。
调顺的好,赞一个。 我借长风一卷我揽星尘三千
春色与我已无缘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 俱寂老师的点评很到位,并且点中要害,而且严谨,严密。一般的文字逻辑关系和内容关联性,学点初中的平面几何就足够了。犹记得在校读书时,喜欢投枪匕首的杂文,也喜欢文学评论,例如:刘再重、南帆和谢有顺诸老师的就特别喜欢。现在没有多余时间去喜欢了,也许是所谓历史从英雄时代走向散文时代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