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书 发表于 2025-3-10 10:38:49

老书记老引岗老黄牛:杜英杰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十三

老书记老引岗老黄牛:杜英杰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十三
(曲艺或朗诵组歌)
作者 王义书
(根据张书亭 远冰 谢树坤长篇报告文学《水从柏坡岭下来》改编)

“茎节守身凭气概,
刚直倜傥度终生。”
英杰生前留诗集,
两句选自《翠竹》中。
自喻自勉又自励,
化作翠竹青松挺。
说他是个文化人,
师范毕业属正宗。
教师主任和校长,
教育局长步步升;
说他是个领导者,
代理副县属曾经。
当过县委副书记,
县委书记留美名。
说他是个革命者,
九岁入团扛红缨。
赶着毛驴驮炸药,
石门解放立新功;
说他像个村干部,
泡在农田百姓中。
卷着袖子挽着腿,
土生土长沐春风;
说他是个老引岗,
指挥部里排头兵。
策划领导总指挥,
引岗引来江南景。
英杰是个苦命孩,
孤苦伶仃孤儿命。
七岁丧父塌了天,
十岁丧母地裂缝。
生在平山西柏坡,
岗南坝下有田兴。
多难童年多磨练,
坚强性格铸造成。
舅父早年搞革命,
当过区长当过兵。
曾任秦皇岛市长,
市委书记属高僧。
对他一生影响大,
十六入党人称颂。
两个务必融血液,
主席话儿刻心中。
英杰是个务实人,
问题办法伴终生。
身为县长不走样,
现场会上讲播种。
跪在地上做示范,
早就丢掉校长影。
文革后期得解放,
老杜一头扎基层。
好像放飞笼中鸟,
鱼归大海任驰骋,
张庄经验做调研,
凿山引水树典型。
抛砖引玉惊雷滚,
鹿泉寻水指路灯。
三县上马引岗渠,
狠抓咽喉大工程。
引岗全线总指挥,
作为主任担不轻。
里里外外一把手,
哪里需要哪里行。
总想生出大翅膀,
三步并作两步通。
开工之初条件差,
没有电线难增容。
没有燃料少煤炭,
物资电力两局行。
伙同老县杜中华,
开办煤窑在井陉。
取弯就直霍北庄,
第一隧洞保畅通。
温塘渡槽高空悬,
典型引路战旗红。
冶河改掉倒虹吸,
需要管道不能等。
高压水泥管奇缺,
猴年马月难办成。
英杰拍板不能拖,
人民战争快施工。
土法上马用石垒,
自力更生把时省。
节约成本扩功效,
抬高水头增收成。
方案重新确定后,
汇报县委被采用。
县委书记缑增幅,
耳听方案天窗通。
可以甩开膀子干,
工程质量难保证。
“三自一包”虽受批,
引岗渠上派上用。
英杰舍得一身剐,
刀山火海不怕痛。
英杰敢于担责任,
两位伙计定擒龙。
自采石头自加工,
自己运输自垒成。
一个方案三营护,
唯独永壁行不通。
地处平原属外行,
除了渡槽啥都中。
老杜沉思暗思忖,
现身说教灵机动。
请来团长贡承顺,
带领永壁看隧洞。
塌方不断烟不断,
沥水如雨水不停。
干部天天一身泥,
民工日日汗不停。
苦战隧洞不见日,
是人是鬼分不清。
如同阴间来干活,
白天黑夜难分清。
两边对照两重天,
心服口服忙应承。
终于奋战九个月,
任务提前来完成。
“三定一包”一推广,
推动全线大工程。
英雄创举了不起,
太行翘首战旗红。
纪念碑上没英杰,
干部民工都称颂。
渠水拍下英雄照,
化作黄牛自躬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书记老引岗老黄牛:杜英杰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