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书 发表于 2025-3-23 07:11:40

老将军 平山团 引岗渠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二十六

老将军 平山团 引岗渠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二十六
(曲艺或朗诵组歌)
作者 王义书
(根据张书亭 远冰 谢树坤长篇报告文学《水从柏坡岭下来》改编)

一九七一六月二十二,
引岗工地上机声轰鸣,
车辆穿梭,人来人往,
红旗招展,一片欢腾。
欢迎一位老将军视察,
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
肖锋生于江西泰和县,
南坑村一个雇农家庭。
十一岁入团参加革命,
十二岁加入红军暴动。
三零年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五次反围剿战争。
攻克吉安城战斗立功,
创造“火牛阵”一战成名。
受到朱德军长的嘉奖,
赠一把盒子枪好光荣。
红小鬼提枪打遍天下,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指挥过1365次战斗,
六次身负重伤成英雄。
亲笔写下了《长征日记》,
长征回忆录争相传颂。
为了保卫敌后根据地,
带领平山团肩负使命。
在平山获鹿一代驻防,
同当地百姓结下深情。
平山团从此军威大振,
平山团从此千古留名。
老将军得知三县修渠,
背着粮食来助力冲锋。
一家三代携手上战场,
先后几次参加了施工。
老将军带着长征征尘;
带着平型关战役雷鸣;
带着陈庄歼灭战喜报;
带着百团大战的炮声;
带着莱芜战役的伤疤;
带着孟良崮战役彩虹;
带着涉林战役的奖章;
带着百团大战的阵容。
来到当年曾经的战场,
找到当年居住的房东。
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
房东和将军紧紧相拥。
喊一声老政委热泪滚,
数一数鬓角白发全生。
老将军和乡亲紧握手,
含笑饱尝着久别重逢。
老将军深情问寒问暖,
问出了二老老泪纵横。
先从霍北庄沿渠而下,
来到了王常峪大隧洞。
九里山隧洞到石明渠,
穿过人山人海大会战,
惊叹当代大禹和愚公。
一桥飞架起冶河渡槽,
虎头和光禄两山连通。
老将军惊叹人间奇迹,
渡槽架起了一道彩虹。
老将军登上了光禄山,
指点着工程赞语声声。
缑书记说将军辛苦啦,
建议将军休息几分钟。
将军说你们辛苦有功。
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
引岗渠是了不起工程!
老将军掏出肺腑之言,
对河北红旗渠加称颂。
他不仅带来物资支援,
还带来精神鼓舞支撑。
听着老将军亲切话语,
想到老将军六次伤情。
引岗人心里过意不去,
引岗渠牵动老将军梦。
一个月竟然九次打扰,
酷暑天总是那样热情。
想尽一切办法给调剂,
他生怕耽搁引岗工程。
这一天老将军到工地,
见破罗马抛锚不能动。
只好用拖拉机来牵引,
就拍板立即解决交通。
配一辆吉普省里不批,
给省委书记把话来通。
把事情办不妥不松口,
咬定了青山他不放松。
老将军牵挂着引岗渠,
情到深处足见到真情。
调拨借用或帮组购买,
其中汽车四辆让人惊。
铁牛55拖拉机三台,
送钢钎20吨带加工。
钢筋20吨木材千方,
9台空压机来自京城。
这一切不是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救场如救命。
这真是军爱民民拥军,
军民团结亲如一家情。
鱼爱水水爱鱼鱼入海,
军民鱼水情谊万年青。
有初心有使命有担当,
老八路老传统老作风。
在特殊年代特殊时期,
在特殊人群特殊感情。
人民军队支援引岗渠,
就如同当年支前百姓。
一条引岗渠连起三县,
引岗渠连起鱼水深情。
成千上万战士战引岗,
引岗大会战惊醒苍穹。
岗南水深军民情更深;
太行山雄军民志更雄;
引岗渠长军民情更长;
柏坡旗红军民心更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将军 平山团 引岗渠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