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敢于硬碰硬 ——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三十四
英雄敢于硬碰硬——太行东麓引岗渠建设纪实之三十四
(曲艺或朗诵组歌)
作者 王义书
(根据张书亭 远冰 谢树坤长篇报告文学《水从柏坡岭下来》改编)
太行山架起了一道彩虹,
引岗渠造就了一批英雄。
永壁公社副书记张三喜,
办事干练说话落地有声。
他生在山区又长在山区,
敢于硬碰硬碰出了名声。
温塘河磨练了不屈性格,
打造出英雄营引岗驰名。
温塘河挖渡槽冰封大地,
槽基内长期遇沟深水猛。
张三喜脱外罩跳进水里,
带领着英雄们挖到底层。
在浇铸底盘垒砌槽墩时,
石子少路途远难以供应。
眼看着工程就停工待料,
张三喜挽起袖灵机一动。
他说活人怎能让尿憋死,
河滩上捡石子闻风而动。
工地上也没有筛选工具,
全靠着两只手发挥作用。
英雄们十个手指当鉄䎬,
没有筛子用手抓捡不停;
英雄们天寒地冻不怕苦,
一个个磨破手指不叫疼。
冻裂了手背鲜血染石子,
伴随着混凝土浇铸底层。
张三喜就这样率领战友,
全凭着用双手学习愚公。
拣出了数千方小石头籽,
解决了燃眉之急创奇功。
永壁人从来没见过大山,
永壁人从来没把山路行。
起石头就如同天方夜谭,
雕石料就好比“旱地拔葱”。
张三喜带领着永壁兄弟,
在驴山恶石沟开始折腾。
从抡锤打炮眼到装点炮,
从撬石雕石料到砌券顶。
只因为永壁有好带头人,
上刀山下火海没落稀松。
他们温塘渡槽刚刚告捷,
就转战冶河大渡槽工程。
十二个公社在此大会战,
一万多引岗人在此练兵。
大渡槽架在了两岸山坡,
比温塘规模大高出九层。
比温塘大渡槽要大一倍,
又一次大考验铺天盖顶。
温塘河大渡槽打得漂亮,
永壁人英雄们没有孬种。
冶河大渡槽任务更艰巨,
再艰苦再危险没有逃兵。
动员大会后张三喜宣布:
拱券合龙兑现承诺事情。
那三项承诺虽说是不大,
却引起了大家一片欢腾。
拱券前他们把精兵强将,
组织好责任严统一调动。
有配套有检测严格排查,
以免得生意外事故发生。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八,
永壁营拱券战业已启动。
永壁营的主心骨张三喜,
就站在了那高高的券顶。
边指挥战斗边挥动撬棍,
淌汗水湿绒衣热气腾腾。
营长连长排长跟了上来,
战友们组成了引岗群英。
大渡槽拱券浆砌完毕后,
紧了券垫了券灌浆填缝。
使整个拱券凝固成一体,
太阳落山之时大功告成。
经过了十二个小时奋战,
雄伟的大渡槽钻出云层。
拱券合龙兑现营长承诺:
一是民工们放假三天整。
二是白面卷子配大锅菜,
三是烧几锅开水把澡冲。
民工们夸营长说一不二;
永壁人赞营长敢硬碰硬;
引岗渠夸三喜敢于开创;
全国人夸引岗化作彩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