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
发表于 2012-6-19 21:17:25
欣赏、学习~~~~~~~~~~~~
小镇烟火
发表于 2012-6-19 21:58:41
真的是学习,非常亮的词
西北风
发表于 2012-6-19 22:07:06
回程车 发表于 2012-6-19 1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风爷小辩驳一下,哈哈
世人虽正襟危坐鄙薄石季伦,但心窃慕之的只怕更多。
连太白兄不也都借用过“金 ...
嘿嘿 车爷好说辞也来小辩一下
两晋奢靡之风固然鼎盛 且流风遗于后世代有效仿 亦不乏歆慕追捧之流 然终非天下大道史书所鄙 亦未尝全然无端抹黑石崇其人虽有功于当世 且文才卓然然毕竟多行劫掠客商草菅人命之不义行径其所谓第一桶金无疑浸透着众多无辜者的鲜血 终归属于豪强匪类 其后富可敌国豪阔无度充其量有如旧时上海滩的杜老板而已此人若果真胸无点墨粗鲁无文倒也罢了可憎者在于居然忝列士人身份知书者而行强盗之实实为文人之败类也 比之今世众多文化流氓同入一辄也 所谓世人正襟危坐之说指斥其不齿 固然不乏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之辈 然以人间正道观之崇尚质朴端良厌恶奢靡颓废 何错之有一词之力奢望矫正世风确属力不从心甚或可被讥为不自量力 然既为文为词便该当以疾恶扬善为发端至少也该当以天赋良知为底线似石季伦辈者终究都是鞭挞唾弃的对象至于小景同学的作品本身无论遣词造句还是构架章法我本人还是颇为赞赏的
小庄子
发表于 2012-6-20 08:41:19
你们讨论吧。我围观了。。呵呵
苏武
发表于 2012-6-20 08:49:16
在欣赏好词的同时,还能围观几位猛爷斗法,甚好!
轻侯
发表于 2012-6-20 09:11:56
我们本来就是看官,不论是看词还是看古今,红吧,说词,我读着的感觉是中间古义掺杂的地方不够圆润,只说词,不说历史,我们说再多,我们只是看客,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品论,只是吐槽罢了,能够把名字留到现在何尝不是这个人在当下的一个亮点呢
风蝉子
发表于 2012-6-20 09:17:54
借楼主一段词,查阅了这段差点被历史遗忘的往事,看完心得是;天上飘过五个字儿~~这都不叫事儿~~,石崇没死,王凯没死,绿珠也没死,昨天有,今天仍然有,明天还会有~~~
回程车
发表于 2012-6-20 09:42:32
西北风 发表于 2012-6-19 2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嘿嘿 车爷好说辞也来小辩一下
两晋奢靡之风固然鼎盛 且流风遗于后世代有效仿 亦不乏歆慕追捧之 ...
哈哈,与风爷辩驳,痛快。
所谓“勤劳使人进步,懒惰使人类进步”,或者可以说成“质简使人伟大,奢侈使社会伟大”,其实这个奢侈可以替换成“欲望”。
这中间的东西,非道德一域可以涵盖。毕竟使人类传承下来的,除了精神层面的道、德、爱、恨,还有更重要的经济、周流、繁衍等等。就像有位史学家说的“阅史籍,观‘食货志’可知当时,余者皆不足论”,此说固然偏颇,但的确,对当时的普罗大众来说,士大夫、官员的精神层面的现实状况,仅仅是盘剥黔首的厉烈程度、方式方法的变化而已,没有实质的改变。
而基于这一点,再看奢侈的世风对于历史来说,是推进还是阻碍?我们党早年上总宣传的那个共产主义,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构件,叫做“物质极大丰富,按需分配。”,按说这应该是人类理想中最有吸引力的社会形态了。但是如何让物质极大丰富?如何才能做到按需分配?
这绝不是艰苦朴素、安分守己就能实现的。老子之所以说小国寡民好,是因为那样的停滞可以造就一个静态的社会,每个人各安天命,各守其是。用犁的继续用犁,人拉的继续人拉,喝水必是井水,炒菜都不太搁油。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直如此。但若一直如此,别说电脑了,脑能不能保存下来都难说,因为要绝圣弃智嘛。
回到现在,一旦出现经济发展上的坎儿,一般只有两条路走,一、加强基础建设。二、刺激内需。一说白了,就是拿出钱来,往地上砸,砸出更多的有用没用的设施,只为这些东西能让闲出来的人有事可干。至于二嘛,就是赤果果的引导人们去消费,只消费柴米油盐怎么能行!至少你得买辆车买套房吧!要是房、车实在买不起,买块假劳力士,买只假lv,买几件衣裳都是好的,就是别把钱捂在兜里了。
这不是明目张胆的鼓励人民奢侈么?但没办法,经济要发展,就得要人民舍得奢侈,舍得消费。
所以往往宏观的东西与微观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多谨小慎微的微观,造就了磅礴盛大的宏观。
当然,石崇同学灭商劫财等等行径,放在哪里都不咋地。这个可以批判。但就他那最为人所诟病的“奢侈”,我辩驳如上。
照夜
发表于 2012-6-20 10:10:47
历史就像迷雾,或者是传说,远近之间,或清晰或模糊。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历史事件的不同领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就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
看北风和车子的辩论,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西北风
发表于 2012-6-20 11:09:16
回程车 发表于 2012-6-20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与风爷辩驳,痛快。
所谓“勤劳使人进步,懒惰使人类进步”,或者可以说成“质简使人伟大,奢 ...
哈哈,车爷明锐,话题终于回到欲望二字上来了。咱就再小辩一圈儿哈。
我想有个叫欲壑难填的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吧。生欲爱欲乃天赋人权,一味压抑或禁锢显然有悖常情,然而贪得无厌、穷奢极侈毕竟是一种病态,轻则摧残当事人的肉体,重则损毁社会潮流风习。但凡奢靡之风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这个时代大约也就该到了终结的时候了。
那么咱就来聊一聊欲望这个话题吧,人类的欲望究竟有没有一个底线和止境呢?或者说,作为有智慧和有理性的动物,我们对自身的欲望究竟应如何面对?在这个物欲横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质主义已获得全面胜利并占据历史要津的时代,或许我们更应重新审视和思索这个问题。
说到石崇其人,咱就来说说两晋南北朝,其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风气达到惊人的程度,已经根本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成为一种病态的心理,炫富、显富、夸富、斗富成为主流之风。当年晋武帝司马炎废魏自立后,刚开始还装模作样,说要禁止奢侈,“大弘俭约”。可位子坐稳之后便宣布要聘公卿以下的女子充实后宫,而且在采择选定以前不许各级官员嫁自己女儿!搞得官员和有身份人家的少女都故意穿破衣烂服、灰头土脸以躲避采选。平定东吴之后,又将江南美女5000多收入宫里。后宫女子上万,司马炎实在挑不过来,便坐着羊车漫游,走到哪一室便睡在哪一室。宫女们为了得到宠幸,便在门口抛撒羊喜食的竹叶和盐巴。权贵们给他送钱送礼,也都照单全收,并以此派给官职。
再看看石崇同学吧,其在荆州刺史任上大肆抢劫过往客商,遂至金银如山,珍宝无数。于是便和司马炎的小舅子王恺斗起富来。王恺用饴糖洗锅,石崇便用蜡烛烧饭;王恺用丝绫作步障长达40里,石崇便作50里长!司马炎为了帮助小舅子斗富,借给王恺一枝高达二尺的珊瑚,为世所罕见,想着这次算是压过石崇了。不曾想老石看后从袖子里抽出铁如意将珊瑚砸个粉碎。王恺惊怒,石同学却不慌不忙地说:“此不足为道,用更好的还你就是,”遂让仆人搬出自家的珊瑚,仅三四尺高的就有七八枝!石同学为了炫富、玩酷,还不惜拿美女的生命作代价,他在家中宴请客人时,便让美人劝酒,客人若不喝便将美人拖下去砍头!某日王导和王敦堂兄弟二人到老石家中作客,王导本不善饮酒,可一见这规矩只好舍命相陪,以致大醉。王敦性硬,就是不喝,于是连杀三个美人。过后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杀他家里人,与咱有何关系?”美人与酒竟然还产生过这样一种紧密而残忍的关系!诸如此类,正史野史所录,不一而足。
歌德同志曾在《浮士德》第二部中写道:“我耽溺于享乐是出于欲望,在享乐中我渴求欲望。” 当一个人只认同并完全放纵自己的欲望时,他人在其眼里便成了“他者”。“他者”只是一种符号和代号,一个可以无限索取和无限剥夺(包括生命 的对象。比如,“杀人劫财”这种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的方式,便是将并无恩怨、甚至以前从未谋面的对方视为“他者”,轻易地夺取对方生命,将这个“他者”变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
令人慨叹的是,由于西方社会经历过漫长的中世纪,即所谓“黑暗时期”,人的基本欲望在总体上受到全面压制。而在中国,更是从根本价值观上将“利欲”打入另册,列为旁门左道,在“士农工商”中忝列末位。于是,压抑愈久,反弹愈强:西方启之于先,中国超之于后,商品经济如燎原之火,愈演愈烈,已成漫延之势。以使 “欲望”二字已从过去的贬义词一跃而升为堂而皇之的褒义词,每个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想方设法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竞争、打拼、开发、利益最大化,胜者通吃与赢家全拿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势头从“话语正确”又成为“政治正确”,又进而成为普世性的“世界正确”。人类业已进入21世纪,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但这是否就是一个“正确”的世界呢?
还记得尼采同学一句 “上帝死了”,于是乎人类如脱缰的野马,全无禁忌,高视阔步,大放大纵,汪洋恣肆,莫之能御。人类“自我解放”成为世界的主人,将内心的欲望如山洪海啸般完全释放而出。何尝想到仅二百年间便大战成双,杀人无数。又见山河异色,大气洞穿,人早已成为物欲的奴隶而不自知。
至于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于现代人而言也许带来诸多便利,然而人类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越了由此而带来的福祉。诸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食品药品污染、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奇病怪病层出不穷,乃至知识积累日益庞大,学生课业负担日益加重,所谓快乐童年几乎尽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若为子孙后代着想,后果何堪。所以我们想想,欲望到底是个神马东东,以满足欲望为至上目标的社会,必定要求科技极度发展,创造庞大的物质,而这一切是否真的提升了人类的幸福指数,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嘿嘿~~扯得远了些个,不过难得和车爷畅叙,也就不管远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