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的旅行者 发表于 2020-12-8 05:27:02

先生之歌

本帖最后由 不动的旅行者 于 2020-12-8 05:37 编辑

先生之歌
——不动的旅行者

咿咿呀呀哟叮叮咚咚,咿咿呀呀哟叮叮咚咚
咿咿呀呀哟叮叮咚咚,咿咿呀呀哟叮叮咚咚
当一颗懵懵懂懂的小石头,遇到一条叮叮咚咚的溪流
何其有幸啊,一起向前走还唱着歌
一起唱着歌走过春天,走过咿咿呀呀走过山花烂漫
小石头依旧懵懵懂懂,溪流依旧叮叮咚咚
一起唱着歌走过夏天,走过和风细雨走过雷鸣电闪
小石头依旧棱角分明,溪流依旧叮叮咚咚
百川东到海,终究要分别
小石头哟小石头
只身唱着歌走过秋天,走过沧海一粟走过潮涨潮落
小石头已然伤痕累累,溪流依旧叮叮咚咚
独自哼着歌走近冬天,走近白雪皑皑走近黑夜星空
小石头依旧是小石头,溪流依旧叮叮咚咚
/
咿咿呀呀哟叮叮咚咚,咿咿呀呀哟叮叮咚咚
生命之春愿你遇到那条溪流,终其一生叮叮咚咚
生命之冬愿你还是那颗石头,咿咿呀呀懵懵懂懂

PS:节选自《土拨鼠之歌》。湿漉漉的土拨鼠爸爸走到心间的小溪边,溪流叮叮咚咚不舍昼夜,犹如先生们的教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者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瞬间土拨鼠爸爸就像跟着先生自然而然读书一样,自然而然地唱起了歌。他要把这歌唱献给先生们,特别是冯小涛先生。
走过自我放逐的童年,懵懵懂懂的少年遇到初为师者的冯小涛先生,一起走过那段艰苦却充满欢声笑语的岁月。在最初的日子,先生拉着手风琴,少男少女唱着《啊,朋友再见》;在春天的远山中,先生讲着金老先生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的武侠世界,嗷嗷叫的少年将柴刀劈向一根根柴禾,犹如劈向一个个敌寇。不再抱怨学校的勤工俭学,心甘情愿化身为侠之大者;在搬迁至新学校,为可以逃离四处漏风的老教室、百年如一日的老墙壁而雀跃之际,眼前却是一片烂尾的建筑工地。先生带领少年住着大教室大通铺,清晨在奔跑中迎接朝阳,白昼在书声琅琅里自由翱翔,黄昏在尘土飞扬里劳动歌唱……烂尾的建筑工地慢慢变成了一个书声琅琅的学校,少年也从撑不起一个俯卧撑的弱鸡长成了拥有腹肌胸肌,校运会谈笑间一摞奖状的健将。同时,少年也学会了歌唱。
同在一片天空下,我们的土拨鼠爸爸何其有幸,遇到叮叮咚咚的溪流;而土拨鼠爸爸本家的一个小表弟何其不幸,遇到幽幽暗暗的沼泽。至今土拨鼠爸爸依然能看见小表弟被体罚跪在“沼泽”里的扭曲身影,大庭广众,土拨鼠爸爸一次次心有戚戚却无能为力。最终小表弟选择服农药告别尘世。土拨鼠爷爷、奶奶全程参与了收殓及葬礼,只为能最大程度抚慰痛失爱子的父亲,一个勇敢的土拨鼠——当年解放被批斗吊在村公所屋檐下的土拨鼠奶奶的匿名者。小表弟服药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们的土拨鼠爸爸惟愿他、惟愿所有的孩子遇到叮叮咚咚的溪流,终其一生咿咿呀呀懵懵懂懂。另,一直想写些文字给华坪女高的张桂梅老师,但没有被意象击中,强说还无味,还是用“潜意识写字法”吧,但愿张老师永驻人间。

俱寂1 发表于 2020-12-8 08:53:53

前阵子看张校长的报导,她希望走出去的女孩们不要有包袱,不要回头。热泪盈眶,也犹豫过,终是没写。不够笔力也无灵光相助,不想用硬凑的文字写自己敬佩欣赏的人。
前几天看素媛和熔炉的电影概述视频,不敢看全篇,难受至极。
常感言语之无力苍白。

这首很喜欢。
“何其有幸啊,一起向前走还唱着歌”简简单单地就被戳中了,纯粹柔软,安静平和。

俱寂1 发表于 2020-12-11 07:08:21

推荐理由:
词没有曲,也可以“好听”。
简单的,重叠变化的拟声字们,像一个个笔墨所化的小生灵,在白纸上载歌载舞。它们唱溪流的淙淙,石头的叮咚。
画面清丽,笔触干净温和,明明用了许多“吵闹”的字词,却又给人安静的感觉。

“何其有幸啊,一起向前走还唱着歌
一起唱着歌走过春天,走过咿咿呀呀走过山花烂漫”
“小石头依旧棱角分明,溪流依旧叮叮咚咚”

是回忆般童话般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似乎相距甚远毫无相关的一段歌词:
“愿你一世清高
两鬓斑白艳阳照
三月春天不老
伸手摘星 疯一疯闹一闹
温顺尚早——【年轻气盛】by李宇春”

希望有人跟我一样喜欢,希望我们的灵魂永远保留自己喜欢的珍惜的独特的棱角,永远清澈永远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先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