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 发表于 2015-12-8 15:54:42

漫谈网络歌词——音核2015年11月乐评

本帖最后由 虫子 于 2015-12-8 15:58 编辑

感谢浪子兄的错爱和信任,让我执笔论坛11月份的词评。2015年11月1日至30日,音核论坛歌词版共发表主题帖330个,在先前拜读了其他朋友的词评之后,我对音核的这一项优秀传统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在12月1日之后,用了一周时间对这数百个主题一一阅读,最终评选出本月十佳,现予以贴出以飨众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歌词虽为不同条目的例证,但其本身其实兼具诸多要素,只是我视其突出部分加以分类。另外,因本人视野学识、审美取向以及数量的限制,难免有失偏颇、挂一漏万,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漫谈网络歌词
——音核2015年11月乐评
虫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而歌词正是诗歌的滥觞,以《诗经》为标志的中国最早的诗体即是发轫于各地的民歌。其后,诗与歌一直都通过结构、平仄、韵律等诸多环节继续保持某种关联,直到20世纪初的新诗运动,对诗词既有结构的破坏和对平仄韵律的舍弃,让诗与歌一度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如今,人们谈及歌词,未免尴尬:一方面,它只是文学体裁的一小分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的主流地位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它又常被作曲人视为音乐的附庸,大有“寄人篱下”的弱势感。
这种尴尬,对当前活跃在各大音乐网站的歌词版里的写作者们来说,体会尤深。他们是文学和音乐的双重爱好者,也是“业余”创作者,因此,长期以来他们的创作生态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正是这种“业余”,使得他们的作品摆脱了理论框架的束缚,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本文试就当前网络歌词作品中较普遍的文本、题材和情怀等三个方面的特色加以笔谈。

一、从文本上看,歌词应有对词汇的掌握。在我看来,词汇量的积累是一个文字创作者的必要功底,尤其对于歌词,这种掌握更加重要。有了词汇的支撑,一首歌词才可以避免单调的形式重复,而呈现出一种变化的律动感。

《苦舟》
词/金色月光

黑的夜红的烟头吸进了寂寞
吞吐着的哀愁心事难随轻烟游走

微的光深的眼眸看清了事实
纠结着的等候一刀两断并非自由

我不想做沧海里的一叶苦舟
随浪飘流稀罕你给我的温柔

我仍旧如红尘里的一叶兰舟
虽然你是拴不牢情感的渡口

可知道我多想在你身边停留不想离开直到腐朽
可知道你才是我渴望的拥有叹怎样将缘份强求

我不想做轮回里的一叶苦舟
七情六欲若不因你该如何忍受

我依然似天地里的一叶小舟
岁月悠悠望着你再也无法执手

金色月光的这首词,亮点在于副歌中关键词的一系列变化,如“不想做”“仍然如”“依然似”,这些细节的变化不仅并未改变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完整性,相反它们以一种渐变和递进,让文本更有灵气,情感更显波澜;再如“沧海里”“红尘里”“轮回里”“天地里”,这些词分别嵌入不同的副歌,完成了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规避了因单调重复而可能产生的阅读疲劳。当然,这首词若能在其他用字上再进一步斟酌,或可呈现出更完美的品质。

二、从文本上看,歌词应有对修辞的驾驭。修辞的手法有多种,但无非是实现两种本属不同性质的意象之间的嫁接和串联,如果驾驭得当,将灵气毕现。

《和寂寞争吵》
词/梨棠

睡着睡不着失眠温养在昨日的最后一秒
你淋雨有没有感冒是不是发烧
拿了手机才想起已经没有必要
我早已经不是你依靠

你笑你在闹回忆全是你撒娇的可爱味道
我和你牵手一起跑背着你大笑
走过雨天你撑伞过去几个街道
我还不肯轻易去忘掉

和寂寞争吵总好过被它嘲笑
反正怎样它也会来打扰
而你的天荒地老我的念念不忘掉
也许到老才会觉得多么好笑

和寂寞拥抱总好过被它干掉
反正怎样我也逃脱不了
而那些承诺到头只是我的单幻想
你要拥抱而我却想给你依靠

梨棠的词就有这样的灵气。她的年纪尚轻,生活阅历也浅,但这不影响她在歌词创作中的领悟力。这首词里,她将“失眠”“撒娇”“寂寞”等虚词通过修辞,实现虚实结合,使作品顿增活气;再者,她的修辞不是刻板的类比,而是通过“温养”“争吵”“嘲笑”“拥抱”等动词,赋予抽象词汇人格化。若能继续发扬这种不着痕迹的修辞风格,相信对她此后的创作将大有裨益。

三、从文本上看,歌词应有对韵律的强调。从直观上看,歌词与现代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结构和韵律的统一;对韵律的强调,其实也就是对歌词作品音乐属性的强调。

《点一盏想念的青灯》
词/闻伤

点一盏想念的青灯留给不归的人
让这漂泊的魂燃过一丝家的体温
那些被时间打磨的离分有多坚韧
却经不住一声慰问将哽咽的心击出泪痕

点一盏想念的青灯温热流浪的梦
让追寻的困顿能倚着疲倦打个盹
那些被泪水反复抽打的成长伤痕
在岁月沉浮中已渐渐蜕变成人生的感恩

这一生要释放爱恨几成才能够接通心的安稳
想一想攥紧牵挂的灯绳就熄不灭守望的眼神
知道每一盏灯光里都守候着一份执念的苦等
即使爱已走失也要在心灰意冷里等一场可能

这一程要换春秋几身才又能推开曾走出的门
想一想奔波的风尘都已披成相思苦度的隐忍
知道每一盏灯光外还游离着一根想攀回的藤
纵然离散枯老了年轮也要携夙愿将故土投奔

闻伤的这首词,不管是结构还是韵律都极其工整。我一直认为,“an”“ang”“i”“en”“eng”“ai”等韵脚因为所对应的汉字较多,所以也一直为许多词人所青睐,而不同的韵脚似乎也各指向某种风格。如这首词以“en”及“eng”韵为主,且每一段的结尾均以平声收尾,大有回味深远的意境,特别适合中国风歌曲。然而,这首词因为在主歌结构上也刻意追求工整,导致没能展开和变化,影响了整体的质量。

四、从题材上看,歌词应有对流行的敏感。歌曲是歌词的重要传播载体,相信许多词人都希望自己的歌词能被谱成曲,进行传唱。这就需要词人对流行的敏感,我认为,可以有对流行话题、流行元素、流行表达方式等诸多类别的考量。

《怀爱不遇》
词/种子浪人

九月的洪流掩盖了眼中最后一抹残绿
我就静默在深秋的萧瑟里猜测着你的唇语
一座座城池在你的眼色中坍塌成废墟
我患得患失的忧郁没有得到你一声唏嘘

我心在狂野奔流中早已不着一丝一缕
也许因为这样看起来才好像一个精致道具
一声声叹息在你的背影后无奈的凝聚
我数年才修的一遇你的明月却照在沟渠

我迷恋风花雪月的剧你却爱仗剑天涯的曲
所以你我迂迂回回终究未得一丝关于
而我所有的浩荡情绪都选择对你沉默不语
你也不必懂我心酸委屈都是我咎由自取

我布下声东击西的局你却是南来北往的鱼
所以你我来来去去终是没有遇见也许
而我所有的此行不虚都来自幻爱着的诗句
在那里你我共患难崎岖生死都不曾犹豫

只愿我能在这寻觅不止的蛮荒中继续无畏无惧
也愿你能在这滔浪不息的红尘里永远无忧无虑

不可否认,种子浪人对流行有一种准确而敏感的捕捉力。这首歌光看标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怀爱不遇”正是耳熟能详的“怀才不遇”的化用,作者借约定俗成的词汇,来折射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愫,使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在这首词里,一方面是暗恋的深沉和无悔,一方面又是得不到回应的纠结和“释怀”,这种一波三折的情路艰辛,和“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怀才不遇”,果真还是异曲同工。

五、从题材上看,歌词应有对世界的洞察。一个好的词人,必须博古通今,视野开阔,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大开大合,气象万千。

《人艰》
词/白玉京

万里山河一骑踏破千军万马谁敢阻挡我
廿载岁月一朝参破魑魅魍魉谁能困住我
我的功过一句不说名缰利锁其实躲不过
你的眼泪一滴不舍爱恨情仇轻易惹人魔

地上花开天外星落世间命运坎坷
眼底块垒胸中丘壑沧海桑田莫测
燃起烽火一笑倾国对错由谁分说
阿房宫阙空中楼阁朝花夕拾寂寞

佛也不是佛渡也渡不得
魔也不是魔杀也杀不得
佛魔从来由人做头颅一颗
心脏一个饭食呼吸弹指过

佛也不是佛爱也爱不得
魔也不是魔恨也恨不得
爱恨从来没结果眼泪一滴
微笑一抹喜怒哀乐须臾破

白玉京的这首词,气场强大,又凸显他的语言功底。读者看到“燃起烽火/一笑倾国”,以为是周幽王戏诸侯,看到“阿房宫阙”,又以为是秦始皇。其实都不是,他的“人艰”即是“人间”,有诸多的面孔和性格,它们亦佛亦魔,是众生相又无众生相。我想,作者所要表达的,即是一种对佛魔论的否定;在他看来,是佛是魔,总在一喜一怒、一呼一吸之间。

六、从题材上看,歌词应有对生活的感悟。文艺作品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萃取,因此,能够从纷繁庞杂的大千世界里窥探到本质,那么这样的作品就能够直指人心。

《灰姑娘》
词/libai

等不及日落就想看到星星了
不能够接受原本计划好的
竟会得到另一个意外的结果
完美以后在心慌中失了着落

每一个夜晚都应该要有夜色
谁又说的好一定就美好的
每件事情从来都是多种选择
没有如愿就必然事与愿违了

道理我都懂甚至我能列举更多
可是每一场美梦不都是醒了才后悔睁开眼睛的
而此刻我只想要个月光宝盒

开解在宽慰而心灰也不甘示弱
原本释怀的挫折又变得厚重希望终于被说动了
在内心阴暗的角落保持沉默

心灰容易让人心无旁骛地
耳朵一会向右一会偏左
微醺的颓废和振作在拉扯我听谁的

灰姑娘是欧洲的一个经典童话,代表着一类失意的和自卑的群体。libai以此为题,正是为了刻画一个失意者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笔下的这位失意者,也是你,也是我,是所有平凡人的集合,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却常常两手空空,他们以“屡败屡战”自我勉励,又不得不接受“屡战屡败”的现实。也许,这就是平凡者的一生,在得意和失意的正弦曲线上被时光推着不断老去。

七、从题材上看,歌词应有对真情的深入。任何文艺作品,都应以真、善、美为追求,我认为这也是一首歌词的最高境界。而真,则是善与美的基础:因为情真,所以意善;因为意善,所以境美。

《献给妈妈的歌》
词/回程车

我在遥远的南方,又梦见你的模样
你依然还是背着竹筐
翻过那山岗,身后的斑斓夕阳
将你剪成,一道美丽的光

在这寂寞的村庄,你越来越轻的守望
看外面世界更加繁忙
那过去好长,长到无处可安放
思念再多,也抵不过远方

我在熙攘的城市流浪,每天追赶时光
生怕有天会输给理想,什么都顾不上
你偶尔也会跟我讲,说故乡越来越空旷
你不敢想象,还能怎样继续荒凉

你把岁月一遍遍梳妆,打扮得更漂亮
却败给了鬓边的白霜,安然放弃抵抗
你总是这样对我讲,说只要我们都安康
你都能体谅,但我知道你在说谎

每当我离去,你眼里闪烁的泪光
也在我眼里,沸腾着,成滚烫

我在熙攘的城市流浪,每天追赶时光
生怕有天会输给理想,什么都顾不上
你偶尔也会跟我讲,说故乡越来越空旷

你,天黑天亮
守着时间,轻声地唱

你,天黑天亮
听着时间,无声地唱

回程车关于亲情的表达,我已看过不少,但每每总有触动和感想。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真挚。写亲情的作品不在少数,为何他总能写出其他人笔力所不及的地方?那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和收集吉光片羽的细节,善于将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抛光出人性的光辉;再者,回程车的歌词也善于运用各种对比,如“城市”与“村庄”的地理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对比,这些对比同样需要准确的意象加以例证。他对观察的专注,其实就是自己赤子之心的真情流露。

虫子 发表于 2015-12-8 15:54:59

本帖最后由 虫子 于 2015-12-8 15:59 编辑

八、从情怀上看,歌词应有对自尊的坚守。有的人写歌词,为了刻意迎合作曲而不惜削足适履,或是为了一种“伪流行”而自甘堕落,这种歌词,是对文字的一种辱没。歌词作为一种文体,本身在结构和韵律上,已经有了要求;除却这些既定框架,我认为在词汇、素材、表达、情境等方面,都允许有自我个性和特质存在,都需要坚守歌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尊严。

《甘草片与卫生间》
词/孙不二

每年总会有个夏天,他们总在歌里唱它,怎么也唱不完。
那里总有长发的女孩,傻逼的少年,以及并不动听的和弦。

每年总会有个夏天,总有人在那弹吉他,唱轻薄的誓言。
当秋风吹起来的时候,一切都不见,甚至没有人会抱怨。

似乎爱就是咳嗽时的甘草片,多少有点用,也就心甘。
新剧却一定要当夜看完,生怕下一季,编剧会写死那个暖男。

那么痛就是大清早的卫生间,谁能在里面,蹲好几年!
最刻骨也不过一泡大便,然后洗个手,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

孙不二的这首词,题目怪异,用词大胆,乍一看似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实则不然。他的其他作品已经说明了其扎实的文字功底。这首词虽然用词简单,但比拟准确,是他对自己技艺的一种删繁就简;歌词主题旨在宣泄对伤春悲秋、无病呻吟的青春的批判,但这种批判不露痕迹,嬉笑揶揄之间,即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反讽,可谓精彩!

九、从情怀上看,歌词应有对记忆的珍藏。是否,我们可以将记忆,看做是初心的见证。一位不忘初心的词人,他写出来的作品,或许更让我们觉得可靠。

《我不好过》
词/小陌

咖啡热了又热邻座换了几个
近几年耐心逐渐多了却没谁可以等了
可我还是会常来这里坐坐和老板讲几个段子乐乐
笑罢又怅然若失着忘记发生了什么

回家无需一刻偏偏喜欢绕过
这一路公交线最长了没准就巧遇你了
可当我从你家的门前经过头便低着背也跟着驼了
原来越是分离久了越是不敢面对了

其实我想知道的无非是你好不好过
若是重逢知不知道如何去聊天了
时间会将人改变很多也比如我
那些你曾逼我做的事现在竟都喜欢做了

其实我所遗憾的并非是彼此分开了
而是激情的火花找不到谁交织了
甜蜜的过往将很多事都排斥着
我没有刻意回想很多只是偶尔翻翻相册

照片中的鲜花仍灿烂着现实中却枯萎了
该庆幸年轻的时候就分开了
至少到了苍老的时刻记忆中的彼此仍美丽着
也许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小陌的这首词像一部微电影,他轻卷胶片,过去的片段也随之扑面而来。他在两段主歌中分别重现了咖啡馆及公交车这两种场景,以此回忆女主人公的气息;但这些回忆如今却又是徒劳了,在场景的铺垫下,他由两个“其实”自然转入抒情部分,也从女主人公的镜头切换至自身的转变;最后,他借助一段过门,将主副歌中的“你”和“我”、“记忆”和“现实”重新交织,让这首失恋情歌令人更加难以释怀。

十、从情怀上看,歌词应有对底层的悲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管时也事也,皆离不开重要的主体——人。杜甫写三吏、三别,白居易写琵琶女、卖炭翁,均有对底层的关注,而使作品流传不朽。

《琴女》
词/歌青云

八点零一分的泰州酒店的自助餐终于加入了啤酒
我像只饥饿的野兽拿全了肉食糕点水果还想配上馒头
客人们穿插游走除了装束外再难划分贫富的范畴
大叔那光亮的额头倒影里有厅中五色灯光的震抖

弹钢琴的女孩很瘦从她肩膀就能臆想出修长双手
琴盖上木色的深厚讲述着因为爱情而徜徉于多瑙河流
俗人们目光挑逗谁懂她那道深埋粉妆之下的伤口
或怪那晚礼服太露衬出许多假借艺术之名的走狗

眼泪在眼眶里流滴落或许就拿不到今晚的报酬
我在角落里张口苦咽着她那发自肺腑的演奏
古一首今一首间隔好久是不是为了余音绕梁的天长地久
在喧嚣背后她是否想起童年音符里快乐的一无所有

手指在琴键上游发丝拂动着晚风里渐深的寒秋
我在十丈外邂逅却错过她那青涩年华的忧愁
左一捺右一勾如此紧凑是不是倾注声嘶力竭的时光之吼
在繁华里头我能不能有幸做她高山流水的知音密友

有一种饥饿可以吃到腹痛而不知胃口
戛然而止的琴声中她微微摇首
只留给我那未曾谢幕的孤独远走

歌青云的作品极具灵气,在技巧上也工于匠心,特别是他惯用的长句叙述以及情歌中的细腻比拟,已经成为他显著的个人标签。这首词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个中出现的“泰州”,和我之前读到的他作品里的“南京”等地名,可以看出他是有野心的:他企图靠自己的作品为这些地名立传。更重要的是,他对地名的引入,是他在创作之外忠于生活的一种映射,因为这份忠实,他看到了琴女光鲜背后的泪水、心酸和落寞,他听懂了琴女琴声中的颤音与叹惜。他是歌词写作者,也是一位“高山流水的知音”。他的悲悯,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

当然,歌词最终还是要回到开头的话题,一首好的歌词,它应该是能够体现出文学性、音乐性和个人情怀等三者的和谐共振。我们只有期待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那么网络歌词创作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或音乐现象,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2015年12月8日于榕城

黑花朵 发表于 2015-12-8 16:15:24

热烈祝贺榜上有名的词兄弟、词姐妹们!:)

yydfs 发表于 2015-12-8 21:00:27

先支持虫子,还没细看,先前就期待你的词评,现在果然有了。

小陌 发表于 2015-12-8 22:15:24

想你想的都不行不行的了,老长时间没来原来在弄这个,词评里很多字我都不认识啊,郁闷!(>_<)

金色月光 发表于 2015-12-9 00:29:53

想不到啊……觉得最不该拉出来的是我。你真的太抬举我了,我受之有愧!本人能力薄弱,看来是无法提高了,惟我行我素随性即兴爱写就写。承蒙错爱,感激不尽!我喜欢那首《人艰》。问好,虫子!

凤阁笑楼台 发表于 2015-12-9 09:15:17

原来虫子这段时间归隐有重任在身 词评比你的词更精彩 也足可看出你功底深厚 音核有你实为幸事 奉茶为敬

虫子 发表于 2015-12-9 09:33:39

再次一并谢过大家的关注、信任和期待。其实评论不是很难,难的是从330个帖子选出10首歌词,难的是选择时要尽量兼顾不同的风格。其实这一个月来,平日里我也关注歌词帖的更新,有个大概印象,好的词也着重标记;进入12月后,再重新浏览一遍,但好作品实在太多,不能一一兼顾。这也说明音核词版的氛围和质量都很高。
不知大家收到11期《词刊》没有,在这一期里,看到了宫汐然《一杯咖啡的时间》、刘立志《你懂我意思》和白玉京《一座城池》,也一并祝贺:
再次向提供优秀稿件、入选与因本人眼界局限而未入选的作品的作者们致敬!

闻伤 发表于 2015-12-9 10:18:45

所谓“漫谈”其实饱含词评人的心血,辛苦,还有睿智的“心机”真的不错。在这严重支持虫子并问好。

长青藤 发表于 2015-12-9 14:47:31

词选得高水平,评得更是高水平,学习受教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漫谈网络歌词——音核2015年11月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