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核原创音乐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3|回复: 2

蒙古族刺绣重生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29 17:08
  •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9-9-1 12: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古族刺绣重生记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9-09/01/content_399711.htm:)蒙古族刺绣重生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29 17:08
  •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2: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族刺绣重生记  

    □ 陈 力


    左图 蒙绣时装秀。 陈 力摄
    下图 70名蒙古族绣娘和其他少数民族绣娘合作70米长的彩蝶长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陈 力摄


    ☞ 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也离不开生活。手工刺绣的一种存在形式是艺术品,另一种存在形式是日用品,必须“两条腿走路”。

    8月2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70名蒙古族绣娘和苏绣、川绣以及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10多位手工刺绣传承人一起,为长达70米蒙绣长卷收篇,为祖国70华诞献礼。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包括蒙绣在内的各种绣艺已达30多项。蒙古族绣娘与各族工艺大师合作手工刺绣作品,向外界传递出一个喜人的变化:非遗,正在回归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的艺术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起源于宫廷,传播至王府,发展到民间,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蒙绣,成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艺术表达。

    “在毡子上绣祥云、绣牡丹、绣骏马,不管你绣得多么好,也不能增加毡子的结实和御寒性能。”蒙古族毡绣传承人达来其其格说:“但普通牧民照样喜欢毡绣,因为他们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艺术。”如今,科右中旗蒙绣的传承创新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已有3000多人到达来其其格门下学艺。

    作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推进组组长,白晶莹为牧民生活中的艺术追求深深感动。早期的蒙古族服装服饰,面料就是皮子和毡子,连颜色都没有,但是有图案,那就是他们生活中的艺术。几年前下乡时,白晶莹淘到一件宝贝:绣着四季图案的蒙古袍。据说是一位85岁的蒙古老奶奶留下的“绝版”。袖子前后有限的地方用简洁的构图、特殊的针法勾勒出岁月流转。白晶莹一咬牙,用不菲价格买了回来。她舍不得一人珍藏,索性捐赠给了非遗研究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不能停留在简单保护、简单复制的层面。刚刚被聘为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协会名誉理事长的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认为,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也离不开生活。手工刺绣的一种存在形式是艺术品,另一种存在形式是日用品,必须“两条腿走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宏复对此深有同感。她认为,如果简单复制,传统刺绣多少道工序在一件旅游挎包上也有多少道工序,成本肯定增加。一件旅游商品的价格只要超过100元,就乏人问津。刺绣向日用品的延伸,无论是挎包、靠垫、皮夹,只要产品变不成商品,传承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内蒙古兴安盟召开,也为蒙古族绣娘搭建了博采众长的平台。土族盘绣传承人李发秀的绝活是别人一针一线,她能“一针两线”。“绣法虽然复杂一些,但是作品的立体感更强。”水族马尾绣传承人韦桃花用马尾入绣,使作品产生了浮雕般的质感。苗绣传承人石维仙走高端路线,一件苗绣披肩可卖到4万元。苏绣传承人姚慧芬表示,传承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跨界。蒙绣奔放热烈,苏绣淡雅精致,值得尝试南北融合。

    事实上,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胆借鉴苏绣、湘绣等高端刺绣技巧,打破蒙绣粗放质朴的传统风格,用“柔中带刚、粗中有细”的表现形式,与湖南骄阳湘绣厂、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展览馆及内蒙古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展合作,全面提升了蒙古族刺绣的品牌形象。科右中旗先后被授予“中国蒙古族刺绣之乡”“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称号。去年9月,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品亮相巴黎服装服饰采购展及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蒙古族刺绣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指间技艺与指间经济

    白晶莹至今记得,姥姥活到97岁,一辈子做刺绣。母亲今年81岁,还在做刺绣。自己从8岁开始也跟着大人学。刺绣,一直影响着她的生活和工作。2015年前后,一些贫困牧民找上家门,白晶莹就画图与大家一起刺绣。旗委书记发现她有这技术,建议她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传授技艺。就这样,在两年多时间里,白晶莹亲自办了50多个培训班,听过课的牧区妇女达到8000多人。渐渐地,蒙古族刺绣成了家庭妇女的新营生。

    科右中旗以“蒙古族刺绣——‘绣’出农牧民新生活”为主题的大众创业行动,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农牧民素质提升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迅速成为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风景。2016年以来,科右中旗在全旗173个嘎查集中举办刺绣培训班100期,共培训绣娘1万多人次。通过绣娘的“传帮带”,培养出可承接国际订单的一级绣娘1300余名,承接国内订单的二级绣娘5000余名、三级绣娘8000余名。

    科右中旗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模式,先后扶持成立了沃尔墩刺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图什业图民族手工艺协会、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逐步完善了蒙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其中,沃尔墩公司没有走整体工厂化的发展路线,而是采用“车间+合作社+农牧户”的生产模式,在各苏木镇设立51个生产车间和刺绣培训基地,采用订单模式,由协会发展客户、建立销售渠道,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企业根据订单需求回收刺绣作品,销售给客户。企业与绣娘的合作以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主要负责全旗12个苏木镇对接服务工作,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参加各地展销会进行产品推介。

    通过独特的产业模式,农牧民绣娘在家中就可以接收订单。她们大多村连村、户挨户,经常聚在一起学习刺绣技艺、交流刺绣经验,潜移默化地扩大了“朋友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当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产业基地,打造研发团队,加强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提高蒙绣产品的经济价值。目前,刺绣产业基地配有缝纫车间、刺绣实训车间、成品室、研发室、展览室,能同时容纳1000人工作,现已入驻660人,其中40%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全国共设有50处销售合作点,能够制作包括棉麻、真丝、皮革等材料制成的服装、装饰画、生活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等1072种刺绣产品。

    2018年,科右中旗2895名贫困妇女依靠蒙古族刺绣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目前,全旗从事蒙古族刺绣的农牧民达2.1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29 17:08
  •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那曲味道”
    □ 代 玲



    左图 帐篷里打酥油的藏族姑娘。
    左图 草原上生长的黄蘑菇。
    右图 煮牛羊肉是藏北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青藏铁路上的那曲火车站。


    那曲的味道,不止是草原牧人传统的味道,不止是新时代那曲人奋斗的味道,更是天路带来的商贸流通的味道,是民族大团结、民族交流融合的味道。

    地处西藏北部的那曲,坐拥广阔无垠的羌塘草原,水草肥美,是牧人的天堂,也是各种牧家美食的汇聚点。

    晨光熹微,牧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朝阳中,一桶桶牦牛奶被勤劳的牧人挤了出来,打成新鲜的酥油茶,热气腾腾、浓香四溢,喝一口足以抚慰心田,让一天充满活力。

    这种来自羌塘草原深处的味道总是让人欲罢不能。哪怕走出草原在城市里工作了二三十年的人也不能拒绝。耳顺之年的尼桑大叔老家在那曲市索县,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开车,在草原深处喝到一口鲜奶新制成的酥油茶依然是他不能忘怀的味道。每次开车回老家,如果在路上遇到熟识的牧人,便要去人家的帐篷里坐一坐,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新鲜酥油茶,感受来自草原的馈赠。

    得益于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一个又一个民生项目,现在牧人也住上了保暖舒适的房子。但是到了放牧的季节,他们又开始在草原上支起一顶顶牦牛皮毛做成的黑帐篷,开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黑帐篷不仅是饮食起居的地方,也是牧人在草原上的家,是心灵的依靠。

    藏北那曲的味道不仅在早晨最爱喝的新鲜酥油茶里,更在藏北那成群结队的牛羊里。牛羊肉是藏北人民几千年来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根据《那曲地区志》记载,藏北肉食品有个通称叫“玛塞”,即红食。鲜肉、冻肉、风干肉、内脏都是红食。一般吃法分为熟食、生食。

    煮牛羊肉是藏北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煮肉前,先按关节分切成块,加盐,煮开。有的开锅即食,谓之开锅肉;有的煮软后再食。味道鲜美可口。出锅后,每人手执一块肉骨,从身后腰间抽出一把刀,刀口向里削食,并将削下的肉片放进藏地辣椒面里蘸着吃。除了煮牛羊肉外,风干肉、血肠等也是居家常备。

    牛羊全身都是宝,除了肉可食用,用牛、羊奶制成的食品,色呈白色,叫“白食”,藏语叫“嘎塞”。那曲的白食分奶渣、“拉拉”“退”“俄曲”等。

    “拉拉”是藏北牧区的一种奶制品,呈条状,柔韧耐嚼。那曲中、东部一带的牧民称其为“俄聂”,意为奶鱼,通常用来待客或者过年时食用。可以干吃,多数人喜欢浸泡在酥油茶里食用。“拉拉”有优劣之分,好的“拉拉”用未经提炼酥油的奶酪制作而成,故味道脆软可口。劣质“拉拉”称为“向拉”,是提炼酥油后的牛奶制作的,其特点是油脂少,食用时坚硬如石。

    “退”也是一种乳制品。制作时先备好精细的奶渣,配以酥油、白砂糖、红糖,拌匀后制作成方形,在其上面用酥油绘以图案,图案有雍仲符、日月、寿字、吉祥结等。班戈县一带,还要在上面加一寸厚的人参果面拌酥油,上面再绘以吉祥图案。上世纪90年代,在城镇有些地方流行酥油和面再用彩珠糖果点缀的新风俗,文雅又大方,更具味道和营养。

    藏北天气寒冷,黑帐篷内的牛粪炉火一天到晚烧得暖烘烘的,酥油茶、奶茶不断,随喝随添,肉盘就在身边,各种肉应有尽有,用刀削食。也许这就是草原牧区最美妙的生活。

    帐篷外牛羊满山坡,牧人一边照护着悠闲吃草的牛羊,一边拾拣草原特有的黄蘑菇。雨水充沛的年份,不到一会儿便能采个三五斤。夕阳西下,将牛粪炉子烧得旺旺的,把这些蘑菇与少许酥油一炒,便是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

    我的这次那曲之行,除了看到精彩的赛马和马术表演,更是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位于那曲的“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参观了一番。对于研究站里的仪器和各种实验,我能记住的不多,但是绿草地里的那一抹金黄我却记忆尤深。一朵朵金黄的蘑菇散落在葱茏的浅草丛中,就像开在草原上的黄花。不到1个小时的工夫,便成功采集了一顿美味的食材。将黄蘑菇洗净,加上几颗大蒜和青椒一起煎炒,蘑菇的清香沁人心脾,在舌尖久久回荡。在西藏,除了将黄蘑菇与酥油一起炒、与青椒清炒外,很多人还喜欢和红烧猪肉罐头一起炒。

    时光推回到几十年前,青藏高原由于山河阻隔,交通不便,能到达的物资有限,部队用的各种罐头曾一度是西藏家庭的美味之一。将新鲜的草原黄蘑菇与罐头一起炒便是很多人记忆中抹也抹不掉的味道。

    如果说黄蘑菇是这片土地给牧人的“礼物”,那么位于那曲市雷达站下半坡处的蔬菜种植基地便是新一代那曲人对更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代表,是那曲新的“味道”。

    那曲市区所在地色尼区那曲镇海拔近4600米,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除了浅草,灌木都很难在此成活生长。哪怕一抹浅浅的绿色也令人动容,何况是荒原上上千亩郁郁葱葱的蔬菜和花卉种植基地,这怎能不让人感慨!绿色不仅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征,更是那曲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植绿那曲、追求美好生活的是美丽的那曲姑娘卓玛德吉。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她没有像同龄人一样走上考公务员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创业。涉及文化传媒、那曲特产等领域的她,不忘父亲才旺扎西的初心,回到那曲和父亲在荒原上建成了占地千亩的智能温室。

    红彤彤的草莓和西红柿、黄澄澄的南瓜、绿油油的青椒和生菜……温室基地里已成功种植了数十个品种的蔬果。除了蔬果种植采摘园区,温室大棚的一侧还被开辟成花卉区和咖啡餐吧区。咖啡餐吧有一个非常奇妙的名字“4550咖啡餐吧”。4550代表了咖啡餐吧所在的海拔,也代表了卓玛德吉的努力。在这里,卓玛德吉请各种文化专家开讲座,丰富那曲人尤其那曲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温室大棚还对幼儿园和小学开放,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见到书本上学到的各种蔬果,增长见识。也许这样的地方对内地人来说司空见惯,但是在高寒的那曲却是一种新的启迪,是新时代那曲年轻人的梦想。

    逐梦的路很难,但是再难的路,卓玛德吉也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下去。那曲的味道里也包含和飘荡着她这样的新时代那曲人奋斗的味道。

    那曲是西藏的北大门,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带来了那曲的新繁荣,也创造了新机遇。越来越多天南海北的人走进那曲,在这里扎根创业。走在那曲市街头,四川菜馆、火锅串串等商铺鳞次栉比,还有北京烤鸭、东北饺子、河南馒头等商铺林立。那曲的味道,不止是草原牧人传统的味道,不止是新时代那曲人奋斗的味道,更是天路带来的商贸流通的味道,是民族大团结、民族交流融合的味道。这也是西藏最美的味道。

    (本文配图由 代 玲摄)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音核原创 有您更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