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断崖在2009-5-11 6:53:11的发言:
个人感觉“哗”下面可以用相同字数的”啦”字重复,第二行用三个“哈”字感觉短促了点!“儿歌专家”见笑了!HOHO!拟人和比喻并用,生动且耐人寻味,我知道就算学习也学不来的!
这首词是根据儿子唱的一首名叫“小闹钟”的儿歌填的,原词是滴答 滴答 滴答滴 当当当
其实前两个哗哗稍微快一点,后面两个哗哗慢一点,后面三个哗哗哗是很流畅的,哈哈哈跟最后的三个哗哗哗是对应的。就像小溪流在林间穿行,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有时候会有个很有趣的话题让大家都一起大笑起来。
另外更正一下,是儿歌砖家,是一群想写儿歌,又不知道怎么写,正在最底层摸索的一群人。中间很多都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爷爷奶奶,抱着最朴实的愿意——让孩子唱儿歌而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一个群体。一字之差,意思就全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