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20-4-28 17:03 |
---|
签到天数: 8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发表于 2012-6-12 21: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qote]老马 发表于 2012-6-12 20:52 [rl=for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370&ptid=26003][/rl]
这首词其实跟秦腔这种古老的戏曲关系不大,它之所以大,是因为人大,而不是秦腔本身有多么牛逼.但我想把唱秦腔 ...[/qote]
爷,首先我要炮轰一下你这长篇大论不分段的品行,哈哈哈。看得我蛋一抽一抽的,好几次都串行了。
我完全理解这词的定位了,此前我思维有所跑偏,太单一了。不过对里头的有些单纯表达方面的事儿,我小小的私留一下意见。哈哈。
的确,数百年来,无数苦哈哈们,都是用这东西来熬过其实已经绝境的生活的。
前些天看《白鹿原》的预告片,里面那一板老腔,能唱的人热血沸腾而又声泪俱下。老腔、眉户(mi\h)、碗碗腔、乱弹。
社火,我老家每年过年都会唱几晚上,早些年是在戏台上粉墨,现在多是唱乱弹了,叔伯大爷村里的长辈们,聚在小学校的教室里,板胡、二胡、干鼓、锣,偶尔加一把笛子,每年拉胡 吹笛的人都基本不变,在场的任谁都可以走上前唱一板。
大多人唱词记不全,荒腔走板,但那份子投入,却让人不由心折。
没听过秦腔的人,百分之九十八会觉得怎么这么歇斯底里、这么胡喊乱飚,就连旦角的唱腔,也不乏雷霆忽起的地方。
我从小听这些长大,曾经记下不少曲调唱词,但现在能唱下来的大概也就《周仁回府·夜逃》里一小段了。
这时候真是很怀念小时候,挤在戏台下,踮着脚看黄土戏台上,厚底的靴子,歪斜的雁翅,甩来甩去的梢子,以及一两步万水千山的马鞭子,还有,手里打出的火面,以及凄厉的唢呐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