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旋儿 发表于 2010-7-23 22:37:55

本帖最后由 余旋儿 于 2010-7-23 22:48 编辑

早在中词网,就拜读过太伯探讨创作的专论,很有务实之感。没想到经济大潮冲来冲去,竟没退色。呵呵,难能呢。合者盖寡,想必也是难免。现在的歌,早已是多元化的时代,玩的是高端路线,密集型高科技包装运营,再加上传媒炒作平台,一句话,谁集合的高层资源多,谁才是胜者,而不仅是一首词和一首曲写的怎样。所以很容易令人眼花缭乱,迷失惘然。这也是从心里佩服太伯的一个根本原因。

老马 发表于 2010-7-24 00:47:00

一直没网,既然这么热闹,我也上来说几句。一家之言,大家可以一笑了之。
第一,关于歌词创作要不要遵循格式问题,师兄已经解释得很透彻。我想说的是:无章法,天马行空者必是修为达到一定境界者才能为之。不难发现,经久不衰的金曲,词曲基本走的还是正常路子。
第二,我们写的词还没有达到炙手可热,人人哄抢的地步。所以走正常路子有助于歌词变为完整作品,激发曲家灵感。不难想象,一首词出来G点都找不到,又怎么能达到词曲和谐,有好作品现世。
第三,歌词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表现手法。但是,这里说的风格不是故作高深,也不是生硬拗口,更不是满篇华丽,却不具备可唱性,流传性。歌词是通俗的艺术,所以口语化写作很有必要。一首歌词出来要加上注解,基本上就失败一半了。我不是说通俗就是口水,而是歌词要简洁流畅,容易被人接受。
第四,关于论坛交流问题,我玩的论坛少,可能没有发言权。希望大家多发帖,多抒发自己的见解,不管你的意见人家接不接受,真诚地交流总会有收获。至于精华不精华那都算不了什么,一个论坛太小了,给你精华又当如何。出了这个论坛呢?如果有人说你的歌词不好,你是不是从此不写歌词了。所以眼光要放远一点,论坛不是用来混的,是大家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的场所。如果不是,你想说只是爱好的话,那就混吧,这是个好爱好,可以混到死。
第五,歌词创作要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是广义,不单指爱情。情这个东西几千年来几乎是无坚不摧,没有人逃得过。你写的东西里面融合着自己的感情,就容易引起别人共鸣,从而得一点而立天下。歌是适合在某种特定心情下去听的,可以让自己哭让自己笑,这是为什么?因为里面有些东西像在说自己,而那个像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候的心情基调。而你在某年某月去听他的歌,或感叹唏嘘,或悲愤痛苦,从而把自己跟作者没有特定的联系起来。口水歌能广泛流传除了国民素质普遍偏低以外,以情动人占很大因素。一痛就惊天动地,一爱就死去活来,试问,我们谁没爱过?
业余也跟一些歌词写得比较成功的人聊过,像崔恕,苏拉,朱德荣他们。答案概莫能外。所以自己在这些方面花了很多功夫,尽量努力,希望有一天跟他们看齐。所以,音核论坛交流气氛还是不错的,希望大家在这里都能够有收获。很久没写过这么多的字了,与大家共勉。

余旋儿 发表于 2010-7-24 02:29:06

毕竟老马识途,呵呵。好多人不愿走近格式,或许是因为没有尝到格式的甜头。格式不是死的东西,什么四句一段啊,两短一长啊,ABC啊,主歌副歌啊等等,不是这样简单。不信就这样去写,肯定只会更糟。格式的内含是高级技巧,高级经验,高级的成歌模式这一类的东东,也可以说是写歌的宝藏。所以常听业界的人士说,学习格式,就是在学习写歌。我把这句话改一下,说的更明确一些,就是学会了格式,也就相当于学会了写歌。举个例子,就是太伯所提到的起承转合。当然这不完全是曲的格式,诗里也有这样的格式。简单的说这是四个技巧,或者四个不同的写法,然后有机的组合。起句怎么写,承句怎么写,转句怎么写,合句怎么写,都有说道。好处是什么呢,这样就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不管去写什么,都顺理成章,井然有序,而且囊括万象,有曲有变,生动自然。李白的五绝那么好,但离了起承转合这个格式,也会好不到哪去。所以说格式是方法而绝不是框框套套。我们很多词写的啰哩啰嗦,平淡无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格式里的行文技巧。再举个例子,以前探讨过的,就是主歌副歌。千万别理解成写歌要写两段那么简单。真正的含义是主歌有主歌的写作技巧,副歌有副歌的写作技巧,然后有机的合成。这里面也是饱含着成歌的要诀。业界的人说,主歌是铺垫,副歌是灿烂,一张一驰,文武之道也。具体怎样弄,大有学问所在。如果真能掌握了这个,那离好歌还会远吗。我也不过一学子,知道的很有限,把仅有的几滴水控出来,权当凑份。我觉得真的别轻意说格式无用的话,这会远离歌的。就算是玩也别这样说,因为对常人来説,离了格式,或者说写歌的技巧,还真没啥好玩的了:lol

刀刀刀 发表于 2010-7-24 06:12:51


引用三刀的帖子太难了。
谢谢你的鼓励
李太伯 发表于 2010-7-23 19:26 http://www.zh-zi.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实在是因为在这边的词坛我没有说上话的地儿,才疏学浅,悔之晚矣,就只剩下看的份啦,向各位老师们学习了,继续关注此贴:lol

李太伯 发表于 2010-7-24 06:43:18

一直没网,既然这么热闹,我也上来说几句。一家之言,大家可以一笑了之。
第一,关于歌词创作要不要遵循格式问题,师兄已经解释得很透彻。我想说的是:无章法,天马行空者必是修为达到一定境界者才能为之。不难发现 ...
老马 发表于 2010-7-24 00:47 http://www.zh-zi.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马说的第三点,我觉得非常受用。也是我以前写词的一个大毛病。为了追求高深而故做高深,为了追求新奇而挖空心思,为了语出惊人而死抠字句,失去了本真本色。在创作业这也许是必经的一过程,好在大家能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地走过这一阶段,做到新鲜而又自然,成就自己的风格。


有些词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进入了一个向流行语“学习”的阶段。最明鲜的例子,就是把网络流行语拿过来入歌。比如哥只是一个传说类的网上就有几个版本等等,还有把正在流行歌曲的主打句拿来,改换一下中心词汇就变成了自己的句子。为了追求流行而直取流行,这个对于写词来说象一把双刃剑。是引用也好是妙用也好,要慎用。

李太伯 发表于 2010-7-24 07:04:01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0-7-24 07:07 编辑

毕竟老马识途,呵呵。好多人不愿走近格式,或许是因为没有尝到格式的甜头。格式不是死的东西,什么四句一段啊,两短一长啊,ABC啊,主歌副歌啊等等,不是这样简单。不信就这样去写,肯定只会更糟。格式的内含是高级技 ...
余旋儿 发表于 2010-7-24 02:29 http://www.zh-zi.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文字对我启发不少。让我想到了填词。

填词时,格式来自曲子。词填的适合曲子,就是好歌词。这时我们要用嘴巴去选词,用耳朵去欣赏。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填词,虽然没有独立的文学价值,但要比不适合唱却能在文学上占一席之地词,更适合。

而词人要做的,就是让他具有文学的独立价值,又要适合曲子。否则作曲人自己来就可以了,又何必找出个词人来。

所以,词人要追求词的文学性,又要追求音乐性。

余旋儿 发表于 2010-7-24 09:27:57

本帖最后由 余旋儿 于 2010-7-24 09:32 编辑





你的文字对我启发不少。让我想到了填词。

填词时,格式来自曲子。词填的适合曲子,就是好歌词。这时我们要用嘴巴去选词,用耳朵去欣赏。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填词,虽然没有独立的文学价值,但要比不适 ...
李太伯 发表于 2010-7-24 07:04 http://www.zh-zi.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伯拿捏得很通透。相对于格式的技巧性来说,我倒觉得填词是个套套。呵呵,比如格式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歌词要如此如此的写,才会即具文采,又合音律。而填词则显得更为单纯一些,就是只需按着音乐语言的提示,循迹写去即成。简单的说填词走的是更捷的径,直接省略了音律设计,单挑文功。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就是无论怎样写,已然成歌了,不像格式那样,是要同时解决文功和成歌两方面的问题。但个人认为没有像林夕那样的奇才,这个路子真的还不如走格式的路子实效要好一些。就像太伯说的,歌是词曲两条腿走路,词人通曲,曲人通词,这样的话,常人就也会有上佳之作奉出的可能。而填词就是一条腿蹦跶,常人想蹦跶好,比学格式来得更慢似的。呵呵,乱说的,凑趣的,请多甄别才好:lol

路边的路人 发表于 2010-7-24 10:40:12

又讨论啦?嗯嗯,搬个小板凳,学习先。

凝眸 发表于 2010-7-24 11:43:53

太精彩鸟~~~给各位高手上茶,,俺受益匪浅啊

余旋儿 发表于 2010-7-24 12:02:54

本帖最后由 余旋儿 于 2010-7-24 12:19 编辑

今日无事,就尽力把格式再往细处说说。因为探讨这个对自己也是个学习总结的过程,磨刀哦,很情愿做得。何况还有众多老师戡误,何乐而不为呢,呵呵。。
还说起承转合。一首词,不论是谁写的,学过起句还是没有,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哪怕是大师了,写法已然仙化,但仍然痕迹毕现。为什么呢,因为格式就是章法。得了章法,就相当于上了很高的一个台阶,这时也才有了求变的本钱。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怎么变,真蒂都包含在里面。这和没得章法的那种求变是两回事。呵呵,变来变去,也许能凑巧碰上次把,但也纯属偶然。而大师的变化是有其必然性,就是有格式在做支承。写歌是在写什么呢,概括的说就是在写一件事情,一个小故事也好,一个小情节也好,一个小情绪也好,乃至天大地大的,都不过是一件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的全貌极其精炼的说全说好,到目前看来,在歌词这个层面,最好的方法,还要首推起承转合。这其实就是针对事件的要点在写法上做了精细的分工。不要说写歌词,就是学写文章,写诗,或者其它的文体,最先碰到的也是龙头凤尾猪肚子这样的格式。而对于修辞来说,诸如比喻,排比,比兴,拟人,拟物等等格式的东东更是随处可在,思空见惯。而绝大多数的文采神韵也均出于此。其实很多词并不只是缺乏歌的格式,就连词本身的文学格式也是很薄弱。呵呵,太伯还有个观点也很眼热,就是歌不是诗。我不光是也很赞成这个,而且还有些更深的感受。要真是诗倒好了,有好多到底粘上诗边没有,也整天的诗来诗去的陶醉个不得了。因为写诗也有很多成为格式的东西,起承转合就是其一。说真的,这些东东越多,诗就越精彩。可是好多连影子都找不到。诗歌共通,重头戏就在于闪光的亮点。诗的精华之处,也可以直接成为歌的精华。而反过来,诗的毛病到了歌这里同样还是毛病。所以,诗的问题没解决好,而谈歌的问题,这也不会对路吧。呵呵,乱说,图个尽兴足矣。:lol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写论坛发帖之前:聊聊歌词写作的精神状态与词格等问题